教育是国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新乡学院党委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通过营造尊师重教环境、传承师道典范、深化教育实践创新,激励教师争做“新时代大先生”,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营造环境,以师德建设厚植精神沃土。新乡学院党委将师德师风建设深度融入整体战略规划,致力于实现师德师风工作机制的规范化、学习教育的系统化以及建设活动的常态化。学校依托“师德师风教育宣传月”,以“铸魂强师,奋进有我”为主题,精心策划并实施了一系列师德主题教育活动。今年,学校特邀河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教授、科普专家戴树玺开展专题讲座。戴树玺教授以《在量子和青春之间:科学与浪漫的二重奏》题,深入探讨了如何利用短视频构建高校特色科学素养教育模式,彰显了教师服务社会、启迪民智的使命担当。此外,学校还邀请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首届河南省教书育人楷模、河南师范大学教授渠桂荣,全国劳动模范买世蕊、吴庆富等楷模来校进行报告与交流,深度参与师德研讨。同时,举办师德教育主题征文和演讲比赛,评选师德师风优秀案例,宣传推介先进典型教师,全面展现教师群体的精神风貌,形成崇德尚美、敬业奉献的教师发展生态。在“河南省高校构建新时代师德师风创新实践和师德失范问题专项整治典型案例”评选活动中,学校申报的《以“三化”为抓手,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案例脱颖而出,被遴选为典型实践案例。
弘扬典范,以榜样力量引领师德传承。新乡学院近70余年的办学历史中,涌现出一批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深受学生爱戴的优秀教师。学校注重挖掘和弘扬这些教师典范的先进事迹,以榜样力量引领师德传承。颜景松教授数十年如一日传播传统文化,其讲座融合历史智慧与时代价值,吸引跨年龄层听众,成为文化育人的鲜活范例。刘乾老师深耕教学一线多年,教育情怀赤诚,用“师道罔极”来表达其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并被镌刻于河南师范大学的校园景观石上。王彦平老师不仅在教学岗位上精益求精,还长期投身公益,每周为养老院老人义务理发,以行动诠释“师者仁心”。颜景松的文化坚守,刘乾的教育情怀,王彦平的敬业奉献,体现了新乡学院教师“经师”与“人师”相统一的育人境界,诠释了“启智润心、弘道致远”的师者担当。为发挥典范的精神标杆与价值指引作用,学校今年还开展了档案里的师德师风专题活动,通过新媒介发布《你有他们“热”吗?——档案里的师德师风》宣传推文,浏览量达1.5万余次。
铸魂强师,以创新实践培育新时代大先生。新乡学院党委聚焦教育家精神落地转化,铸魂强师,多措并举贯通引育用留“全链条”。同时,实施教师发展五部进阶计划、教师发展百千工程计划和博士创新论坛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拓展教师发展成长渠道,有效提升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通过这些举措,学校涌现一批躬耕教坛的时代先锋,他们以教育家精神为炬,燃起学校发展之光。宋伟教授发挥高等教育学研究的智库作用,先后参与多项国家、省、市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教育规划的编制工作,为国家、省和地方教育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并获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同时,一批青年才俊也在拔节成长。苗同军博士深耕育人科研一线,成效显著,荣获2024年度河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王凯凯博士扎根教学科研一线,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科研上勤学笃行,求是创新,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被评为2024年度全国优秀教师。
新乡学院党委以教育家精神为教师队伍“铸魂”,深耕师德沃土,努力培养一批躬耕教坛、启智润心的“大先生”,奋力书写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